找到相关内容70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近代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断想

    宫、故宫去,并和那里的大和尚结下了友谊,还曾经把当时雍和宫的主持请到了日本,这段历史也没有人很好地进行调查。还有一个就是佛教和近代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,他都讨论了很久,在这个时候,小栗栖显示了...

    陈继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744475.html
  • 高鹤年:名山游访记(2)

    三四里许。峰上有庙数楹。供三官大帝。登临一望。气象万千。时有客僧言。世法须从身试。大道不在口谈。虽善清言。无当实际。云云。偕同下山。仍返城中经房。二十二日。游紫金山。三里明故宫。一片荒郊。有方孝儒先生...

    高鹤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4344636.html
  • 高鹤年:名山游访记(4)

    查放完毕。仍拟入山休养。结束时。有诸居士邀往故宫古物陈列所一游。由天安门西首入。古柏夹道。南殿前有社稷坛。经端门。上天安门楼。太庙矗立。高出云表。进东华门。经文华殿。进东便门。湾向正南午门。入太和门。...周公庙。中灵星门。进成德门。古柏浓阴。旧碑林立。大殿中供元圣文宪王周公神位。传为少昊氏故宫。有谓汉灵光殿故址。参观各处。不如庚子前之气象矣。 九华山游访记民八六月初一日早。由和悦洲渡江。抵大通。乘...

    高鹤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4444638.html
  • 高鹤年:名山游访记(6)

    寺。观潮。十七日。三里凤山门。三里梵天寺。思齐大师道场。当家与山邻谈。物力艰难宜爱惜。须知四境有孤寒云云。三里胜果山。胜果寺。南宋故宫。赵氏排衙石下慈云岭。八卦 田。五里净因寺。约五里天龙寺。即天...

    高鹤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4544640.html
  • 论禅画的特质

    ,十三世纪初,梁楷的「仙人图」 (现藏於台北故宫博物院), 这是一张泼墨画,绘一仙翁。从其举足,豪迈无拘,洒脱洋意,雷霆漫步,婆娑有声,豪爽侠气。见及脸颊,赤子童心,白发鹤颜,荣光焕发,古道热肠,平易...

    吴永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4944650.html
  • 初探敦煌壁画中的环境保护意识

    全部画山水(图版1),画面高约30厘米,若把四壁长度连缀起来,即成1340多厘米的山水长卷,比现存故宫的宋·王希孟的长卷《千里江山图》还长250厘米,可以说是我国中古时代现存山水画中最长的一幅。 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0744696.html
  • 台湾禅修型“新兴佛教”初探

    体育场、中正纪念堂、故宫博物院等地广场作户外打坐,旗海飘扬,颇具宣传效果,也 260页 将教团的声势带动起来 ( 注 41)。 ...

    郑 志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2545789.html
  • 洛阳伽蓝记校注(2)

    故以称僧寺。 〔三四〕按魏书七高祖纪:太和十七年(四九三)九月‘庚午,幸洛阳,巡故宫基址。帝顾谓侍臣曰:晋德不修,早倾宗祀,荒毁至此,用伤朕怀!遂咏黍离之诗,为之流涕。’丁丑‘仍定迁都之计。冬十月戊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2745794.html
  • 大溪斋明寺的传承宗风

    室颁赐“护国永寿镇海禅寺”额。到了清康熙年间,别庵和尚任住持,他扩建寺院,整修藏经阁等多所堂阁,明廷又赐金建方丈殿、留云堂,迁拆南京明故宫旧殿,建大圆通殿(九龙殿),并赐“天花法雨”及“法雨禅寺”额。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3645813.html
  • 西方淨土變相的源流及發展

    父亲跋质那,隋代来中国,父子均善画外国人及佛像,时人称其父跋质那为大尉迟,乙僧为小尉迟(注17)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尚藏有一幅题款为尉迟乙僧画的人物像,造形不似中原人。 前述于阗国出土的陶塑像中,有...

    陳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245896.html